1、根系的形成
西瓜种子发芽时萌发出的幼根称为胚根,其顶端0.6~1.0毫米处是包被着根冠的分生组织,是进行细胞和组织分化的地方。当胚根伸长到1毫米左右时,胚根细胞便开始伸长,当达到1.5毫米时,伸长速度加快,并在根的表皮细胞生出根毛。与此同时,从根内部中心柱上分化出侧根。在直播条件下,胚根垂直扎入土壤中,发育成为主根(在育苗移栽时主根往往受到损伤)。在主根上可分生出许多侧根,一般称为一次侧根。在一次侧根上可以再分生侧根,通常叫做二次侧根(也叫支根)。一般可在主根及侧根上分生出4~5次侧根。在主根和侧根上又可以生许多根毛。主根、侧根和根毛组成了西瓜的根系。西瓜幼苗的根颈和子叶之间(也叫胚轴或下子叶芽)也容易生根,从出土到2~4片真叶展开之前,特别是在覆土较厚、栽植较深或断根幼苗扦插的情况下,大多数能发生整齐而粗壮的根。这些根的结构与胚根相差无几。另外,在田间采用暗压法压蔓的地方或茎蔓长期与潮湿土壤接触时,也会在茎节上分生出许多不定根,其构造和功能与胚根相似。
西瓜根系随着地上部的生长而迅速伸展。在直播条件下,幼苗出土,子叶展开后,主根上的就已分出一次侧根,当2片真叶展开时,已分出3次侧根。到地上部伸蔓时,根系生长加速,侧根数增加较快。到坐果前,根系的生长分化及伸长达到最高峰。坐果后,根系已基本建成。直到收获前,根系仍缓慢地生长,但这时部分根已经趋于老化,吸收能力下降。
在育苗移栽的情况下,由于主根生长受苗床或钵体的限制,侧根发生量很大,移栽时可以看到钵体外围有许多侧根。栽到田间后,因主根受损,主要是侧根的生长和发育而组成的根系。
2、根系的作用
西瓜的根系属直根系,是植株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吸收器官。主根、侧根、不定根一方面起支持和固定地上部分茎叶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作用,同时,侧根和不定根,还可起到扩大入土范围,增加吸收面积的作用。着重在主根和侧根上的根毛承担着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任务。除此之外,西瓜的根还有合成许多氨基酸及其他有物质的能量。利用示原子法证实,被叶片光合作用同化的C14C 以蔗糖形式进入根部,经过各种代谢作用,经过各种代谢,产生的柠檬酸、苹果酸、丙桐酸等有机酸与根吸收的氨结合,生成酰胺和氨基酸。因此,根系生长状况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地上部的生长,没有庞大的根系,就没有茁壮的茎叶,也不可能获得高产。
3、环境条件与根系生长的关系
西瓜根系生长在土壤中,除地上部有机物供应状况外,土壤的各种条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1)、温度
温度和根系生长有直接关系。土壤温度过低,根系不能生长也不会活动,失去吸收功能。土温过高对其生长及吸收作用也不利。一般认为,幼苗期根系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度,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3~14度,根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度。据测定,西瓜根系在12~13度时的生长量仅有最适温度时的五十分之一。因此,在早春直播和早春育苗时要考虑到土壤的温度条件,合理确定播种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