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叶的形态结构
西瓜的叶有子叶和真叶两种。 子叶有两片,在种子中已基本发育形成。呈椭圆形较肥厚,由极短的叶柄着生在子叶节上,其中贮存着大量有机营养,为种子的发芽、出苗及幼苗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在西瓜的真叶长出并能进行光合作用之前,子叶是唯一的光合作用器官。因此,幼苗期保护好子叶,延长子叶的功能期,是培育壮苗的重要因素。子叶的大小与不同品种、种子大小及环境条件有关。大粒种子、同一品种中的大粒种子,温度、光照条件优越时,子叶就大,反之,子叶则小。 真叶即是通常说的叶片。由叶柄、叶片、叶脉组成,为单片,互生,无托叶,叶序为2/5。真叶的形状因植株的不同生育时期而异。一般为心脏形。主蔓上第一二片真叶的叶片较小,近似圆形,无裂刻或有浅裂,叶柄也较短,从第三片真叶以后,叶柄逐渐变长,叶片也渐渐变大,在叶缘上出现裂刻,成为掌状的深裂,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叶形。到生育后期新生的叶片又逐渐变小,叶形基本不变。但也有没有裂刻的品种,其叶片为全缘,通常叫板叶或全缘叶。
真叶为绿色,有深绿或浅绿,叶缘上有锯齿,叶片表面密被茸毛,并覆有一层蜡质,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蒸腾,这是西瓜在其起源地的干旱条件下形成的抗旱的形态特征之一。另外,在真叶的正反面还有气孔,正面较少,反面较多。据观察,在一平方毫米的叶片上,正面约有100个气孔,反面却有300个。气孔是叶片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进入的通道。
西瓜的成龄叶一般长20厘米左右,宽15~20厘米,叶片大小因品种和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异。长势强、中晚熟品种一般叶子较大,长势弱、早熟品种一般较小。水肥条件较好时叶片变大,特别在田间郁闭,光照不足,浇水过多,且氮肥用量过大时,叶片明显增大,而且较薄。
西瓜单株叶片数一般为80~120片,若在肥水满足供应,任其自然生长时,每株可长至2000片以上。长蔓品种单株叶片数较多,而长势较弱或短蔓品种较少。
叶柄长而中空,一般长为15~20厘米。其长度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一般情况下,叶柄的长度小于叶片的长度,但如果田间管理不当,肥水过多,密度过大光照不足时,叶柄伸长并超过叶片的长度。这时叶片也变薄变大,茎蔓节间拉长,花梗也伸长,容易影响坐果,是旺长标志。在生产上叶柄长度与叶的长度和大小可作为生育强弱的诊断指标。
2、叶的作用
西瓜叶片是同化作用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为植株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和物质。因此,只有叶片浓绿,叶片肥大,才能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供应各器官生长发育对有机物质的需要。所以,在西瓜栽培时,要使植株健壮生长,前期应尽快形成一定的光合面积,以保证结果后有足够的有机营养供应,使西瓜果实硕大,品质良好。除此之外,叶片还具有一定的吸收功能。当用一定浓度的氮肥、磷肥或钾肥进行叶面喷雾时,叶片可吸收这些营养元素。特别是在结果后期,当根系的吸收功能降低时,可通过叶面喷肥来弥补根系吸肥能力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