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内生长锥中进行着复杂的分化过程。在第二片真叶展开时生长锥上已有花原基的发生,在“团棵”时植株除了已展开的五枚真叶外,主蔓苗端还分化出8~9枚分化完全的小叶,第六节以前的各叶腋内均有侧蔓的分化,其后各节的叶腋中的雄花在解剖镜下已可分出花柄和呈拳状而尚无裂片的花萼两部分,在第十一、十二枚叶片叶腋中已有雌花的分化,其顶部已有花萼和柱头的突起,在有雌花的叶腋中,其他各器官的分化较慢。
总之,植株在幼苗时期完成了幼苗的生长,光合和吸收面积有了较大的扩展,而生长锥和各叶腋中又有叶原基和侧蔓等器官的分化,这都给植株进入一个新的茎叶旺盛生长时期准备了条件。同时这一时期还开始了花芽分化,为后一时期花器的生长作了准备。
栽培上应进行多次中耕,或覆盖地膜等提高土壤温度,来促进根系的生长和侧生器官的分化。土层缺水时,应采用“浇小水、浇暗水”的方式进行灌溉,在第二片真叶展开时,即于植株开始迅速生长到来之际,应追施一次以速效性氮肥为主的肥料,这将对获得强壮的幼苗起到良好的作用。
3、抽蔓期
从“团棵”到留果节位的雌花开放为抽蔓期。这个时期所延续的时间随品种、气候以及留果节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团棵”至第一朵雌花开放,在20~25℃的气温条件下,大约经过18天左右,以后每隔3~4天开一朵雌花。“团棵”后节间迅速伸长,植株地上部由直立状态变为匍匐状态,从此地上部营养器官进入一个新的快速生长阶段,此期叶面积增量要占一生中最大叶面积的57%以上,主、侧蔓之长度增量分别占其终值的68.93%和63。16%,由此可见,本时期是奠定植株营养体系的主要时期。与此同时,从第六节前后开始,在每一个叶腋中有雄花的陆续开放,在第十一、十二节前后的叶腋中出现第一雌花,其后大约每隔7节左右再着生一朵雌花。花期地上部干物质重随着茎叶的迅速生长而增加,增量占其终值的18%,增长的速度也很快,全期共增加35.54倍,平均每日增加倍数也要远远超过其他各期(1.5倍),植株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也因之而增加,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14.67%,其中以氮肥为最多,植株在此期结束时所含氮、磷、钾的比例为3.59:1:1.74。此期中叶片的光合和呼吸强度也随着植株的迅速生长而提高,本期结束时两者之强度是一生中最强的时间,在此期间蒸腾强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这个时期的生长中心仍是生长锥。此期留果果实(第三果)之前的叶片还十分幼嫩,其光合产物基本不输出;主蔓瓜后和侧蔓基部之叶片是此时的主要功能叶,其光合产物主要输送到旺盛生长的茎叶之中,茎叶中总放射性强度占标记叶片输出的80%以上;此时主侧蔓之间尚无养分的相互转移。总之,这一时期是植株建成茎叶营养体系的主要时期,又是雄花、雌花陆续分化、孕育和开放的时期,很显然这就给果实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地。
栽培上此期既要提早和加速茎叶的生长,迅速形成面积大、光合强度高的营养体系,以便给果实的生长提供更丰富的物质基础,又要适当地防止过旺的营养生长,以促进生殖生长。为此一方面在“团棵”时追施大量的氮肥为主的完全肥料并进行浇水,另一方面,应采用盘条、压蔓和整枝等方法,控制过旺的营养生长。
|